Saxophones from Taiwan Aiming for the Pros 台灣薩克斯風聲揚全球     By Lucy Craft
February 25, 2008
Morning Editi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在世人眼裡,台灣一向以世界的高科技製造廠(hardware store)名號享譽全球,該國經濟也因替國際知名品牌生產電子零件而快速成長。但擁有2千3百萬人口的台灣卻默默地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市場佔有一塊大餅:薩克斯風。

維吉尼亞州一家唱片行老闆凱文‧藍迪斯(Kevin Landes)慣用的薩克斯風,製造時間可以追溯回19世紀的巴黎。時至今日,法國製薩克斯風還是水準之作,但下一支薩克斯風,藍迪斯並不打算買法國貨。

「你或許想不到台灣樂器正積極要在專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但這是事實,他們現在做出來的薩克斯風管還真不賴。」

在台灣中部的后里,有一家獨立經營的薩克斯風廠房,十位男男女女正在工作台上辛勤作業,靜默地把數百件小零件組裝到一支支有排孔的黃銅管身上—這是中音薩克斯風的原型。

這群人的作業流程很緩慢。首先由一名師傅輕輕在指甲大的小羊皮墊上點塗一層膠,將墊子置入圓形按鍵,另一位則負責把音鍵接裝到管身,反覆調整定位。第三位師傅則將一個小型日光燈管放進管身內,按壓音鍵,藉著光徹底檢查每一個音孔是否有漏光瑕疵,如果光透過管身便需重新鑄補。

整體作業既耗時又費工,但這家公司「連昌樂器廠(Lien Cheng Saxophones)」老闆張宗瑤覺得有加快腳步的必要:「我們產品品質都在改善,但如果台灣廠商動作不快點,就會被拋在後頭。」

整個后里總共有12條裝配線,都是像這樣的家庭式小型作業。目前僅有五萬人口的后里鄉,全年可以生產四萬支薩克斯風。

究竟后里是如何變成未被歌頌的世界級薩克斯風製造重鎮?一切純然是個歷史上的偶然。故事要追溯回二戰剛落幕時的一位偉大傳奇人物—張連昌,身為農人之子,張連昌毅然決然放棄農耕跑去當畫家和爵士樂家,「連昌樂器廠」發言人說:「那個時代是沒有人真正會演奏西方樂器的,但他對薩克斯風卻是情有獨鍾。」

公司創業史中提到,張連昌的薩克斯風在一場祝融中燒毀,這名愛樂如癡的工匠於是計畫要重造一支,這支風管成了第一把台製的薩克斯風。

幾年前過世的張連昌,生前訓練出一批學徒,同時也讓薩克斯風製造變成能賺錢的出口工業。到了1980年代,台灣接獲歐美知名廠商訂單,大量代工生產薩克斯風。政府估計,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薩克斯風都是台灣製造。

但後來中國開始急起直追,設置生產線製造大量廉價風管。

一夕之間,台灣接的訂單大幅縮水回當年的量,后里半數廠商關閉,但現在倖存下來的廠商開始反擊。

他們策略是站穩法國Selmer、日本Yamaha等高檔貨以及中國低價品中間這一塊。台灣政府與私人公司正積極投資研究開發、品管以及市場行銷。

「連昌樂器廠」用來打響世界知名度的秘密武器是創辦人一群年約15~22歲的曾孫女。她們在樂器行示範演奏,也到世界各地展示家族自製的風管。

而台灣創建品牌的努力開始有了收穫,以往台灣產品只能打入檔次較低的學生市場,現在,台灣廠商開始為知名歐美品牌製造層級較高的薩克斯風,一些廠商甚至銷售自家創立的品牌。

但台灣廠商非常瞭解,要是做不出能讓行家讚嘆的薩克斯風,前景依舊堪憂。專業音樂人、「華盛頓薩克斯風四重奏(Washington Sax Quartet)」的Richard Kleinfeldt說道:「老實說,25年前我絕對不會買台灣製造的樂器,但現在…這十年來,他們改善好多,我現在會考慮買台灣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roshi A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