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知道這個墓最好是10年前上賴靜鸞老師的台灣史,講得還蠻唬爛的,跟我這幾年查得有所差異!不過她是我們班台灣史的啟發者
其他詳見矬作:[台中古蹟] 吳鸞旂相關資料!(更樓、公館、吳家花園、墓園)
其過去我在電子街打工的阿伯他算是歷史的見證人,當年吳家在新時代購物中心的古厝、墓園都逛過,他說當年只有豪華可以形容
網路資料是講以往有別墅花園、荔枝園,拱橋與亭台,然因為時間變遷,吳家敗落,在土地開發之下,現也只存墓園、拱橋與亭台遺跡。加上之前九二一整個墓園全毀(慘不忍睹呀!現場有大理石刻劃當年照片,幸虧當年的文化局不是現在這黨經營的),最近才又重新修復得以呈現舊有風貌。
↓墓塚前有巨大的洗石子護牆,牆上浮塑華麗的巴洛克圖像,充滿濃濃的文藝復興氣息,仿希臘愛奧尼亞廊柱環立,孤行山尖中央飾以花草環圖案,中塑「吳」字以為標記。你看得出它是『吳』字嗎?
↓墓中一共九座埃及方尖墓碑,來自中國的泉州白石(不過我在左側的地上看到吳東壁先生的斷碑,現存是否復刻版?),正中間最大者為吳鸞旂夫婦,依次而降,其中更有吳東碧與吳燕生之墓。 原圖每個可以當桌布!
↓墓案護牆延伸兩邊,墓手採流線,轉折處以渾厚的立柱做線條曲折,每個柱子上方立著歐式石燈,牆面飾以規則而複雜的凹陷球體,好像廟門上的門釘
↓墓園正面拍照。主人翁吳鸞旂先生主碑。我看網路資料墓園內有十六人合葬,數量是全國第二....今天我去的時候是正中午,希望不要帶吳家的誰回來...
↓吳鸞祈的兒子吳東碧(字子瑜),時常以『小魯』的筆名發表文章,文人雅士遊客如縷,在花園內一邊呤詩,一邊吃荔枝,使得當時的文風鼎盛,建立了吳家花園在台灣文壇的地位。這也是你全部的石碑上看到一堆『小魯』的原因
↓吳鸞祈的孫女吳燕生女士,當年的千金加名媛呀~可惜遇人不淑
↓墓手牆上的幾何裝飾與柱上石燈
↓墓手牆牆面下方並列了多張大理石椅;墓園中間墓桌也是堅硬的大理石製,可見整個墓園的豪華氣派。 以文獻資料顯示吳東碧先生的氣度,他的確有可能放置石椅希望讓參訪民眾參觀!不過墓園中有石椅感覺怪怪的...
↓專業術語叫做『黃眼歐式石獅』,看到它讓我想到電腦遊戲《軒轅劍3》裡的妖怪
↓墓園左側的外國式天棚,可惜沒有延綿直上。 根據Hsenming大的部落格才知道這種叫做希臘愛奧尼亞柱群,是不是很氣派呢?
↓一堆殘破不堪的碑石,這些應該才是921前的正版貨
↓墓園右側角落怪怪的『東山后土社神』,網路查才知道就是土地公啦~為了有水準我以後也要稱呼我家的土地公叫『東山后土社神』(2014年末有網友指正錯誤)
後記:
過了3年後的2015年3月再來到此地與當地居民閒聊,阿嬤說在30年前他們買下此社區時,南邊車籠埔的居民勸他們不要,說當年吳家富有時家裡很多奴婢,當時有發生奴婢疑似受虐自殺的事件發生,車籠埔的居民事後認為那邊很陰,這也是該社區說沒有車籠埔居民來購買的原因。以上稗官野史,看看就好。我個人是這樣認為啦!冬瓜山地靈人傑,吳家當年會買下這山頭一定有研究過風水才葬在此處,況且吳家花過大筆財力與心力整理過那邊,所以我相信太平區假如那邊不好我想大家都不用住太平了。那位阿嬤也講該社區鳥語花香她住30年覺得很棒!80歲還可以自己搭大眾運輸遊山玩水去。阿嬤80歲有念完小學
↓為了不打擾社區安寧!自己找吧
參考文獻: